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学督导>详细内容

教学督导

2020-2021学年第2学期学校人文社科督导组督导工作总结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1-07-14 10:21:1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一、督导基本情况

8位专家听课216节,其中被评为优的97节,占44.9 %;被评为良的110节,占50.93 %;被评为中的8节,占3.7 %,优良率为96.3%。听课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教师备课不充分,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教学所需;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表述含糊,教学组织没有指向教学目标,教学目标达成度偏低;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或读PPT,且PPT字太小、太多;教师与学生互动浅薄,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,不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;应用性内容,不注意提供给学生应用机会,学生参与度低,难以发展学生的实操能力;很多教师不能利用混合式教学,提高教学质量,案例教学也鲜见;少数教师调课后,学院没有及时报备,教学管理有漏洞。

部分专家主持召开了学生、教师座谈会,并形成座谈会记录和反馈报告;部分专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期中教学检查;所有专家听了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师的平常课,并给参赛教师诸多优化教学设计,改进教学流程,提高教学效果的意见和建议。

在各位专家的齐心努力下,文科组圆满地完成了本学前的督导工作。

二、关于元督导的认识与思考

    所谓元督导即对督导的督导,或者说用督导的思维审视当下校院两级督导。我认为审视当下督导的关键是两个方面,一是当下的督导真正位于校院管理的什么位置?二是我们校院督导的合理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是什么?第一个问题需要督导处组织相关人员商讨确定,明确督导员可为与不可为,以及可为与不可为的依据。二是建立符合校、院实际情况的目标达成制度体系,发挥“教师发展中心”“管理发展中心”的作用,探索多维多层多元多轮多效“5多”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,切实解决“校--院—系—师—生—管”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。

三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
(一) 师生教学问题

1. 常规教学问题。对备课需要再认识、再行动、再评价、再改进;上课需要分类制定优质课标准(教导者中心、学习者中心、相关利益者均衡),分别开展达标行动并检验。其它教学环节需要再认识、再实践(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等)。

2. 教学改革问题。较大规模的改革行动离不开以下条件:明确改革的起点是什么?改革的对象是什么?改革的动能是否充足? 改革的结果如何评价?就目前来看,大家对这些问题思考还不够清楚,相应的制度推力还不够强大,改革的氛围不浓厚,激励的措施不到位,行动力不强劲。

(二) 教学管理问题

1. 教学制度更新与新制度建设问题。学校的既有制度需要评估,尤其要建立新的、有效的制度。比如,目标达标评价制度、实践课程评价制度等。

2. 教学材料规范及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。教学材料规范的必要性及其依据的审核制度有待建立,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有待健全,涵盖师生的校内外多渠道教学资源推送服务亟待加强。

(三) 教学改革问题

1. 改革方向(认证)。“学生中心、结果导向、持续改进”的理念有待内化,更有待行动化。

2. 改革动力激发与维持。改革者的付出应该有相应的回报,比如一定课程系数的增加和课程评价上的赋权等。提供改革成果推广的平台,并将推广业绩作为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鼓励教师基于角色的多样化、创新型培养学生活动,把学生成长的水平作为衡量教师的最重要内容。

3.改革执行机制。课程团队是课程与教学的执行实体,教研室和系院是实体活动的促动方和支持方,学校作为权威审核评议方,要发挥多主体联动的作用,经常性发挥护航引领作用。

4.改革效果评议。多方审议后的改革成果应确保教师在晋级、评优、深造以及其它权益获得上享有优厚待遇,反之亦然。

四、几点建议

(一) 学校层面。做好顶层设计。主要通过制定教学发展与改革文件,推进全校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;组织专业人员制定教学标准,引领教师发展与改革。

(二) 学院(系)层面。结合学科定位和专业特色,执行学校政策,推进教师课程与教学改革;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的高质量运行,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达成。

(三) 个人层面。敬畏讲台、尊重学生;内化学生中心思想,践行立德树人;保持学习不松懈,创新不离手;争做“四有好老师”,争当“四个引路人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校人文社科督导组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1年7月12日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